粥,也称糜,是一种把稻米、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。
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4000年历史中,粥的踪影伴随始终,早见于周书:黄帝始烹谷为粥。4000年前主要为食用,2500年前始作药用。
进入中古时期,粥的功能更是将“食用”、“药用”高度融合,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“养生”层次,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。
民以食为天,食以粥为先。粥乃天下第一补人之物,粥文化乃中华文化之瑰宝。
世人都说神仙好,唯有粥羹忘不了。生平日日品黍糜,延年益寿身不老。
粥与中国人的关系,正像粥本身一样,稠粘绵密,相濡以沫;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,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。